現(xiàn)行標準及規(guī)范對混凝土配合比的規(guī)定
目前與預拌混凝土相關的現(xiàn)行標準或規(guī)范均從2008年后開始實施,為規(guī)范配合比設計及配合比資料的出具,特整理此文。 一.與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有關的部分標準或規(guī)范
| 類別 | 相關標準 | 使用范圍 | 1 |
結構及施工
| GB50010-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(guī)范 | 通用 | 2 | GB/T50476-2008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(guī)范 | 通用、耐久性 | 3 | CECS:99高強混凝土結構技術規(guī)程 | 通用 | 4 | GB50666-2011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(guī)范 | 通用 | 5 | GB50496-2009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(guī)范 | 大體積混凝土 | 7 | GJG/T104-2011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規(guī)程 | 冬季施工 | 8 | GJ/T10-2011混凝土泵送技術規(guī)程 | 泵送混凝土 | 9 | DBJ50-156-2012旋挖成孔樁工程技術規(guī)范 | 水下灌注混凝土 | 10 |
混凝土 | GB/T14902-2012預拌混凝土 | 通用、預拌混凝土 | 11 | GB 50164-2011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 | 通用 | 12 | JGJ55-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(guī)范 | 通用 | 13 | GB50119-2014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(guī)范 | 通用 | 14 | JGJ/T178-2009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程 | 補償收縮混凝土 | 15 | GB50108-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(guī)范 | 防水混凝土 | 16 | GB/T14684-2011建設用砂 | 通用 | 17 | JGJT 241-2011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范 | 人工砂混凝土 | 18 | DB24/O16-2010山砂混凝土技術規(guī)程 | 山砂混凝土 | 19 | JGJ/T318-2014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應用技術規(guī)程 | 摻石灰石粉混凝土 | 20 | GB/T30190-2013石灰石粉混凝土 | 摻石灰石粉混凝土 | 21 | GB/T50146-2014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范 | 摻粉煤灰混凝土 |
對標準用詞的理解:
二、結構方面的要求 1.GB50010-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(guī)范 點評:混凝土結構構件按環(huán)境類別允許有部份裂縫。 點評: 西南地區(qū)工民建筑通常為一類、二a類或二b類環(huán)境 2、GB/T50476-2008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(guī)范
點評: 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(guī)范》對最大水膠比作了規(guī)定。 《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(guī)范》對配合比中最大水膠比、最小膠凝材料用量、最大膠凝材料用量作了限定。 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(guī)范》要求滿足混凝土強度、耐久性、工作性前提下,減少水泥和水的用量。 專家們認為影響混凝土強度、耐久性、工作性的主因是水膠比(水),而不是膠凝材料(水泥)用量,故做了以上這些規(guī)定。 三、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的要求
1.GB/T14902預拌混凝土
點評: 強調了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(guī)范》JGJ55的重要性。 四、JGJ55-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(guī)范 1.JGJ55中的基本規(guī)定 2.JGJ55中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規(guī)定
點評: 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(guī)范》JGJ55沒有包括的混凝土有: 1.石灰石粉混凝土; 2.補償收縮混凝土; 3.水下灌注混凝土; 4.冬期施工混凝土。 但是,這四種混凝土的技術規(guī)范中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仍然要求符合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(guī)范》JGJ55。 五、關于摻合料的規(guī)定 1.GB/T50146《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范》
2.JGJ/T318-2014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應用技術規(guī)程
3.GB/T51003-2014礦物摻合料應用技術規(guī)范
點評: 1.常用的粉煤灰、礦渣粉、石灰石粉以及它們的復合摻加,摻合料的最大摻量按水膠比≦0.4和0.4分為兩類; 2.理解:最小水泥用量=膠凝材料總量-最大摻合料用量 對于普通鋼筋混凝土,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,當水膠比≦0.4時,水泥用量不得小于45%,當水膠比﹥0.4時,水泥用量不得小于55%。 對于預應力混凝土(如T梁),最小水泥用量要符合JGJ55的規(guī)定。 當混凝土強度不大于C15時,不受此限制。 3.以上標準,是對JGJ55的補充。 六、人工砂混凝土的技術要求 1.GB/T14684-2011建設用砂
2.JGJT 241-2011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范
3.DB24/O16-2010山砂混凝土技術規(guī)程
點評: 1. 以上三個標準中,關于人工砂的定義出現(xiàn)了差異: a.機制砂manufactured sand《建筑用砂GB/T14684-2011》: 經(jīng)除土處理,由機械破碎、篩分制成的粒徑小于4.75mm的巖石、礦山尾礦或工業(yè)廢渣顆粒,但不包括軟質、風化的顆粒,俗稱人工砂。 b.人工砂artificial sand《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程JGJ/T241-2011》 巖石或卵石經(jīng)除土開采、機械破碎、篩分制成的公稱粒徑小于5mm的巖石或卵石(不包括軟質巖、風化巖)顆粒。 c.山砂 rock sand《山砂混凝土技術規(guī)程DB24016-2010》 特指碳酸鹽類巖石經(jīng)除土開采、機械破碎、篩分而成的公稱粒徑小于5mm的巖石顆粒。 2.以上三個標準中,關于人工砂中的級配出現(xiàn)了差異; 3.以上三個標準中,關于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出現(xiàn)了差異; 4.以上三個標準中,關于人工砂中的使用范圍出現(xiàn)了差異; 討論: 1. 人工砂中的使用范圍 《建筑用砂》GB/T14684-2001標準中的 4.4 用途為“ I 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大于C60的混凝土;Ⅱ類宜用于強度等級 C30~C60 及抗凍、抗?jié)B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;Ⅲ類宜用于強度等級小于C30 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漿”,雖然原標準規(guī)定的用途只是一種建議,但很多企業(yè)在配制混凝土時,將其當成硬性規(guī)定去執(zhí)行。但大量工程實踐和試驗證明,用Ⅰ類砂配制的低強度等級混凝土更經(jīng)濟,工作性、強度和耐久性更好,而用Ⅱ類、Ⅲ類砂配合其他措施也可配制出高強度等級的混凝土。 由于對原條文的誤解不利于技術進步,因此新的《建筑用砂》GB/T14684-2011標準中撤銷原用途,對人工砂的使用范圍不作限定。 《山砂混凝土技術規(guī)程》DB24016-2010和《人工砂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程》JGJ/T241-2011仍延用《建筑用砂》GB/T14684-2001的思維,對人工砂混凝土按照強度等級進行劃分,不利于混凝土應用技術的進步。貴州的《山砂混凝土技術規(guī)程》DB24016-2010規(guī)定了山砂混凝土不能用于C60及C60以上混凝土,更是制約了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在高層建筑的設計及應用。隨著砂設備及砂石工藝水平的進步,“精品砂石”在貴州或全國的比例會逐年提高,使用人工砂配制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會成為常態(tài)。
2.人工砂石粉含量、MB值的技術要求 MB 值一般不大于 0.5時,吸附性物質很少的機制砂,可起到減水作用,用在混凝土中效果最好,劃為Ⅰ類; 0.5<MB≤1.0 時,機制砂中會含有少量的粘土類物質,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并不明顯,還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,劃為Ⅱ類; 1.0<MB≤1.4 時,石粉中會含有不到30% 的粘土類物質,對混凝土的用水量有一定的增大影響,但綜合機制砂的其他特點,并不影響機制砂混凝土的質量,可正常使用,劃為Ⅲ類,用于低強度等級混凝土時,可解決因膠凝材料用量少帶來的和易性差的問題,強度、耐久性等性能也能得到保證。 當 MB 大于1.4 或不合格時,石粉中的吸附性物質含量已超過30% ,用于混凝土中會對其工作性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,同時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,故應對石粉含量進行嚴格限制。
對于中低強度的混凝土,適量的石粉(MB值≦1.4)是有利的?!督ㄖ蒙啊?/span>GB/T14684-2011標準中規(guī)定當MB值≦1.4時,石粉含量統(tǒng)一要求為≦10%,并加注說明:此指標經(jīng)試驗驗證,可由供需雙方協(xié)商確定。干法制砂工藝生產(chǎn)出的人工砂,石粉含量通常在9-15%之間。此加注說明對擴大石粉用量有利。 3.人工砂標準適用的合理性
5.PCE摻量與人工砂MB值的關系 粘土類物質的層狀結構對具有梳狀結構的PCE分子具有強列的吸附,MB值超標會導致PCE摻量急劇上升。 某些攪拌站對人工砂MB值控制不嚴,MB值忽高忽低,當MB值升高時,加大PCE摻量維持生產(chǎn),當MB值降低時,PCE摻量回調不急時,導致混凝土離析、板結。導致堵管或質量事故的發(fā)生。 經(jīng)多年的實踐和試驗研究,認為亞甲藍試驗可有效地檢測石粉中吸附性能力的高低。因此影響混凝土性能的不僅有石粉的含量,更有 MB 值,合理控制MB 值才是機制砂石粉用量控制的關鍵因素。 配制亞甲藍溶液要求用蒸留水,否則影響MB值準確性。
6.石粉和石灰石粉的區(qū)別 石灰石粉--以一定純度的石灰石為原料,經(jīng)粉磨至細度小于45μm的粉狀材料。 石粉--人工砂中粒徑小于75μm的顆粒。 《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應用技術規(guī)程》JGJ/T318-2014中規(guī)定,配合比計算,應將石灰石粉用量計入膠凝材料用量。 在貴陽地區(qū),在山砂中的石粉含量大于10%時,應加強石粉中小于45μm的石灰石粉含量的檢測,山砂中的石灰石粉應計入膠凝材料用量。 六、防水混凝土和補償收縮混凝土的規(guī)定 1.GB50108-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(guī)范
探討: 1.《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(guī)范》GB50108-2008中的防水混凝土規(guī)定 3.3.1條,關于防水設防要求的規(guī)定,無論是主體結構防水(表3.3.1-1)還是襯砌結構防水(表3.3.1-2)均要求:應(必或宜)選用防水混凝土。僅在明挖法的后澆帶中選用補償收縮混凝土。 作為更好性能的補償收縮混凝土,在GB50108-2008防水設防要求的規(guī)定中沒有體現(xiàn)。非常不利于補償收縮混凝土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應用。新編GB50108中,有修訂。新的《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(guī)范》GB50108將會增補補償收縮混凝土的內容。 4.1.1條說的是:配制防水混凝土可摻外加劑(減水劑、防水劑、膨脹劑),也可不摻。 4.1.12條說的是:防水混凝土可根據(jù)需要摻入減水劑、防水劑、膨脹劑等。 4.1.16中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/m3的規(guī)定,此條不利于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推廣,用于結構自防水的補償收縮混凝土是否要按此條,應結合《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(guī)范》及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(guī)范》做出界定。 GB/T50476-2008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(guī)范
2.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程 a.用于結構自防水的補償收縮混凝土 對于防水混凝土,工程技術人員通常稱為C30、P8。非常上口。對于結構自防水的補償收縮混凝土,設計上稱為C30、P8、限制膨脹率0.025%的混凝土,但現(xiàn)場施工人員在訂購混凝土時,會漏掉限制膨脹率0.025%指標。是否可改稱為C30、P8、ε25(防水),或C30、ε25(非防水),更利于補償收縮混凝土的推廣。以下圖表利于結構設計和現(xiàn)場施工人員對補償收縮混凝土理解。
b.用于超長結構補償收縮混凝土 應針對設計人員加強對《補償收縮混凝土應用技術規(guī)程》JGJ/T178中,表4.0.4的宣貫。 c.用于取消外防水的補償收縮混凝土 基于對混凝土水化熱的控制,建議強度等級不宜超過C40。 八、GJ/T10-2011混凝土泵送技術規(guī)程 十.DBJ50-156-2012旋挖成孔樁工程技術規(guī)范 9.3.1濕作作業(yè)灌注混凝土應按照水下灌注混凝土的要求進行施工。水下灌注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: 1. 水下灌注混凝土配合比應滿足混凝土設計強度,水陸強度比、水下抗議分散性、水下自密實性及施工和易性要求,塌落度應為180~220mm。其配制強度應比設計強度提高40%以上,膠凝材料用量不應少于360kg/m3,當摻入粉煤灰時,水泥用量不應少于300kg/m3. 十一、GJG/T104-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(guī)程 |